• 中共安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 安庆市监察委员会 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部门信息 > 详细内容

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 “三机制”巩固拓展成果

发布时间:2023-03-22 发布者:宣传部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大号 中号 小号 ]

去年以来,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协同市医疗保障局从完善应保尽保机制、完善申请救助机制、完善监测预警机制三个方面着手,下大力气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因医保问题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完善应保尽保机制。督促市医保局做好参保缴费基础工作,全力确保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应保尽保。一是资助参保精准化。印发《关于做好安庆市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实行分类资助参保,从制度上确保应保尽保。二是动员部署再细化。通过纵向年度参保比对、横向部门人员比对以及对未在本地参保的人员通过电话联系、走访上门等方式进行逐户逐人排查,摸清本地参保、异地参保、未参保“三个家底”,对未参保人员进行分类再动员、分级再部署,逐人落实、逐人销号,从源头上筑牢医保防线。三是风险排查常态化。建立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异地参保台账,密切关注参加职工医保的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对因工作等原因导致中途断保的按规定及时动员补参加居民医保,从管理上破解断保问题。去年全市医疗救助资助困难群众参保24万人,资助参保资金支出6767万元。

完善救助申请机制。督促市医保局会同民政、乡村振兴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安庆市医疗救助依申请救助机制的通知》,重点对“身份认定”“办理流程”“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细化,提升了可操作性。一是在身份认定方面,结合“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条件,明确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标准,规定民政、医保、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各级部门在认定过程中承担的具体职责,推进救助管理规范化。二是在办理流程方面,从“个人申请、基层审核、县级备案、数据交换、费用复核”五个环节,细化依申请救助办理全流程以及各环节办理时限,统一规范全市依申请救助和追溯救助申请表格,推进救助经办标准化。三是在监督管理方面,增加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服务热线,畅通困难群众咨询渠道;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履职尽责;加强资金管理,对骗取救助资格的,由医保、民政、乡镇(街道)共同协作追回救助资金,推进救助监管一盘棋。去年全市困难群众享受住院和门诊慢特病救助50.4万人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1.85亿元。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督促市医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安庆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部门会商工作机制》,织牢织密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医保监测预警“防护网”。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分管负责同志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督导,业务科室和信息部门协同发力,指定专人抓好常态化信息监测工作,完善自上而下风险预警渠道。二是实行分类监测。按照困难人员和普通人员分别设置不同档监测预警线,及时将预警名单等有关信息反馈到乡村振兴和民政部门,并积极配合做好因病致困人群认定工作。去年全市共认定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防止返贫监测人口等18.57万人。三是创新监测方式。在怀宁县开展慢性病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付费管理改革试点,通过发挥医保基金“撬动”作用,调动基层医疗机构主动发现和动态跟踪门诊慢特病参保患者的积极性,及时帮助参保患者落实三重保障待遇。去年全市均已实现门诊慢特病线上办理服务,具备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的有48.47万人。

 


主办:中国共产党安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庆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中国安徽安庆市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东辅2楼 邮编:246005
    备案号:皖ICP备1000606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42号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