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改善全市地表水质量,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紧盯三个关键环节,加强调度跟进监督,助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紧盯规划编制强提醒。采取列席会议、督导协调等方式跟进监督,关注水污染防治各类规划编制,提醒制定要科学,路径要可行,推动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潜水、皖河等重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完成全市38个规模以上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协助划定县级及以上和“千吨万人”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市级备用水源地调整稳定推进。修订实施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办法。督促驻在部门在全面摸清断面汇水问题,厘清断面水生态环境问题症结的情况下,对18个国控考核断面,编制“一断一策”方案,提出针对性措施。
紧盯排查整治强督促。围绕水污染源头,抓住关键环节,盯住排污口,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原则,深度参与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驻在单位完成长江干流526个排口规范化整治,建成入河排污口监管系统,持续推进 “两湖三河”(东大湖、西小湖,康熙河、顺安河、新河)坡岸缓冲带与水域生态修复工程和龙感湖、菜子湖等浅水型湖泊生态修复项目,武昌湖水生态修复(沉水植物种植)试点项目完成验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全域深度排查正式启动。
紧盯水质改善强监督。以18个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及饮用水水质为重点,以水环境质量通报为抓手,强化跟进监督,实时协助提醒,推动启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二期)工作,督促做好重点断面干支流水质监测、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各项水污染防治工作。协助开展一轮全市131个在册饮用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2022年,全市18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94.4%;长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Ⅲ类及以上。去年全省地表水质量排名,安庆位列第四,地表水质量较上年进一步改善。